六韬三略

《六韬》、《三略》是反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。《六韬》又称《太公六韬》、《太公兵法》,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。《三略》相传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所著,它与前代兵书不同,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,尤其侧重阐述政略。
垒虚

【题解】

本篇讲述了分辨敌军营垒虚实和探知敌人行动的方法。这对于将帅的观察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,需要其通晓天文、地理、人事。在高处眺望敌人营垒,观察其士兵的情况,仅凭这些就能知晓敌情。具体方法是:如果听不到敌营里的鼓声和铃声,敌营上空悠闲盘旋着许多飞鸟,空中也没有尘烟,这说明敌营是座空营;如果看到敌人士兵出动和返回等行动混乱,我军这时就可以趁势出击了,这种情况下,即便以少击众,也能够取得胜利。

【原文】

武王问太公曰:“何以知敌垒之虚实,自来自去?”

太公曰:“将必上知天道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。登高下望,以观敌人变动。望其垒,即知其虚实;望其士卒,则知其去来。”

武王曰:“何以知之?”

太公曰:“听其鼓无音,铎 ① 无声,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,上无氛气,必知敌诈而为偶人 ② 也。敌人卒去不远,未定而复返者,彼用其士卒太疾 ③ 也。太疾,则前后不相次 ④ ;不相次,则行陈必乱。如此者,急出兵击之,以少击众,则必胜矣。”

【注释】

铎:大铃。

偶人:指用土木或稻草制成的假人。

疾:同“急”。

相次:次序,连接。

【翻译】

周武王问姜太公:“怎样才能知道敌人营垒的虚实和敌军调动的情况呢?”

姜太公回答:“身为一军的将帅,上必须知道天时的逆顺,下必须知道地理的险易,中必须知道人事的得失。登到高处向下俯瞰,来观察敌情的变化。从远处观察敌军的营垒,就能知道他们内部的虚实;观察敌军士兵的动态,就能知道敌军调动的情况。”

周武王问:“怎么才能知道这些事情呢?”

姜太公回答:“听不到敌营里的鼓声,也听不到敌营里的铃声,看到敌军营垒上有许多飞鸟,而且那些鸟儿没受到惊吓,空中也没有飞扬的尘土轻烟,就能够断定这必然是一座空营,敌人不过是用一些假人来欺骗我们。倘若敌人仓促撤退不远,还没有停下来却又急忙返回,这是敌人调动兵力太慌乱的表现。调动太过慌乱的话,前后就没有秩序;没有秩序的话,行列阵势就必然会产生混乱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军可迅速出兵打击他们,即使是以少击众,也必定会取得胜利。”

上一篇:火战
下一篇:暂无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[1]张亮.六韬·三略[M]南昌:江西教育出版社,2016. [2]高爽.六韬·三略[M]沈阳:北方联合出版传媒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,万卷出版公司,2016. [3]唐书文.六韬·三略译注[M]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2. [4]陈曦.六韬[M]北京:中华书局,2016. [5]晓明.六韬·三略[M]武汉:崇文书局,2016. [6]崇贤书院.图解六韬·三略[M]合肥:黄山书社,2016. [7]《国学典藏书系》丛书委员会.六韬·三略[M]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,2011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