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地

【题解】

本篇主要讲了攻城围邑的方法,即未攻下大城,敌城外有援军这种情况下的打法。其要点有三:第一是加强城外戒备,隔绝敌人外援,使得城内断粮,军民恐慌,不攻而降;第二是查清敌人的外援情况,故留出路,诱敌外逃,然后阻击敌军先锋部队和精锐部队,围困城内老弱残兵,迫其投降;第三是占领城池后,对敌方民众施以仁义和恩德,让其诚心归顺。总而言之,攻城要灵活,将强攻与智取结合起来,其要点归纳起来就是断敌粮道,歼敌援兵。这是攻城作战的一般方法。

【原文】

武王问太公曰:“战胜深入,略其地,有大城不可下。其别军 ① 守险,与我相拒。我欲攻城围邑,恐其别军卒至而击我,中外 ② 相合,击我表里。三军大乱,上下恐骇,为之奈何?”

太公曰:“凡攻城围邑,车骑必远,屯卫警戒,阻其内外。中人 ③ 绝粮,外不得输,城人 ④ 恐怖,其将必降。”

武王曰:“中人绝粮,外不得输,阴 ⑤ 为约誓,相与密谋,夜出,穷寇死战,其车骑锐士,或冲我内,或击我外,士卒迷惑,三军败乱,为之奈何?”

太公曰:“如此者,当分军为三军,谨视地形而处。审知 ⑥ 敌人别军所在,及其大城别堡 ⑦ ,为之置遗缺之道,以利其心,谨备勿失。敌人恐惧,不入山林,即归大邑,走其别军。车骑远要其前,勿令遗脱。中人以为先出者得其径道,其练卒材士必出,其老弱独在。车骑深入长驱,敌人之军,必莫敢至。慎勿与战,绝其粮道,围而守之,必久其日。无燔人积聚 ⑧ ,无坏人宫室,冢树社丛 ⑨ 勿伐,降者勿杀,得而勿戮,示之以仁义,施之以厚德。令其士民曰:‘罪在一人。’如此,则天下和服 ⑩ 。”

武王曰:“善哉!”

【注释】

别军:犹偏师,主力军以外的部队。

中外:敌城中守军与城外援军。

中人:被围困在城中的敌军。

城人:被围困在城中的军民。

阴:暗中,暗地里。

审知:清楚地知道。

大城别堡:被我所围城池附近的敌国大城市和堡垒。

燔(fán):焚烧。积聚:积累聚集起来的物资或钱财。

冢树:坟墓地的树木。社丛:神庙旁的树林。

和服:心悦诚服。

【翻译】

周武王问姜太公:“我军趁着胜利深入敌国,占领他们的土地,但是还有大城没有攻下,而且敌人在城外另有一支部队固守险要的地形,和我军对峙。我军想要围攻城池,又怕敌军城外的部队突然向我军发起攻击,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,对我方进行两面夹击,以致我方全军大乱,上下恐慌。在这种情况下,应该怎么办?”

姜太公回答:“但凡是进攻包围城邑,应当把战车和骑兵安排在离城较远的地方,以起到守卫和警戒的作用,从而隔断敌人内外之间的联系。时间一久,城内军民的粮食必定会断绝,而外面的粮食又不能输入进去。如此一来,城内的军民一定会发生恐慌,守城的敌将必然会投降。”

周武王又问:“城内敌军断粮,城外粮食又没办法输入进去。这时候,倘若敌军内外暗中互相联系,秘密谋划突围的事,趁着黑夜出城拼命死战,敌人的战车骑兵以及精锐部队有的突击我军营内,有的进攻我军营外,让我军的士兵恐惧非常,全军混乱不堪,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?”

姜太公回答:“遇到这种情况,应该把我军分为三支队伍,在谨慎地探察地形情况后再安营扎寨。仔细探明敌人城外部队所在的位置,以及附近的大城市和其他堡垒的情况,然后为被围困的敌人留出一条道路,引诱他们逃出来,但必须严加戒备,不要让他们真的跑掉。由于被围困的敌人惊恐慌乱,因此突围的时候不是想逃入山林,就是想撤到另一城邑,投靠其他部队。这个时候,我军应该出动一支队伍,将战车和骑兵开到距城较远的地方,阻击敌人突围的先锋部队,不要让他们逃脱掉。在这种形势下,守城的敌军就会误以为他们的先锋部队已经突围成功,打通了撤退的通道,他们的精锐士兵一定会继续出城外逃,只留下一些老弱残兵在城里。然后我军第三支队伍的战车和骑兵深入长驱,直插敌后,这样敌方的守城部队一定不敢继续突围。这时候,我军要格外谨慎,千万不要急于同他们交战,只要切断他们的粮道,把他们围困起来,日子一久,敌人一定会投降。攻克城邑之后,不要焚烧他们的东西,不要毁坏城内民众的房屋,不要砍伐坟地的树木和庙祠的丛林,不要处死投降的敌军士兵,不要虐待被俘的人。借此向敌国的民众显示仁慈之心,施与他们恩惠,并对他们讲:‘有罪的只是无道君主一人,与你们无关。’这样,天下就会诚心归顺了。”

周武王说:“您说得很好!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